本文介绍图像的像素尺寸与如何添加标尺。
当我们在论文中插入成像结果的时候,一般都需要为图片添加标尺。图像标尺反映了图像像素单位和实际物理尺寸的关系。而要绘制图像标尺,需要知道像素尺寸 pixelsize ,其实就是指一个像素的包含的区域实际大小。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xy 二维图像,一般情况下一个像素就是一个正方形,所以xy方向的像素尺寸是相同的。所以出于简便,经常会由 pixelsize 等于多少微米或者纳米。
像素尺寸首先由硬件决定。以EMCCD相机为例,其具有 512x512 个像元,像元的实际物理尺寸是 16 μm,经过 100X油镜成像后,那么得到的图像实际像素尺寸是 160 nm。而以激光共聚焦为例,其像素尺寸取决于扫描的范围大小和点扫描的采样数,例如对10x10 μm 的正方形区域进行扫描,采样 1000x1000,所得图像的像素尺寸是 10 nm。
像素尺寸然后还会因为对图像的缩放而变化。比如一张像素尺寸为 10 nm 的图像,如果缩小10倍,其像素尺寸就增大为 100 nm了。反之亦然,如果要进行放大,则其像素尺寸进一步缩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图像缩小会导致细节丢失,而图像放大一般依赖各种插值方法,却并不会增加细节复原丢失的信息,只是会让图像看上去没有那么严重的马赛克的感觉。
像素尺寸这种信息,其实都非常详细地记录在成像数据的元信息中。在 ImageJ 中使用快捷键 Ctrl+I
可以查看。
如果因为导出了JPG或者PNG格式图像导致元信息丢失,也没有关系,可以通过 ImageJ 的 Set Scale 功能手动设置好图像的 scale。
然后添加 Scale bar 可以从 Tools 中找到。
添加好 scale bar 的图像,可以保存为 tif,同时另存为 png 格式 。
此处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