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主要介绍如何使用 obsidian 及其插件,打造一个手机,电脑通用的的信息卡片收纳箱模板库,以及基于此的信息收集工作流程。

安装obsidian和插件

首先是安装 obsidian,目前还是开源免费的,直接到官网下载默认安装最新版本即可。

image-20240810083351243

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创建一个名为collector 的文件夹,比如D:\obsidian\collector\,运行 obsidian 后选择打开本地仓库,也就是刚刚创建的 collector 目录。

obsidian基本设置

然后逐步完成对 obsidian的基本设置:

image-20240810083921648

首先是更换合适的语言,并关闭自动更新,避免因为obsidian更新后与插件或者主题出现不兼容导致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在 obsidian 库左侧边栏中分别创建以下目录:

  • 0-Inbox:用于存放默认创建的信息卡片
  • 9-Templates:用于存放模板文件
  • assets:用于存放插图等附件

image-20240810084541653

然后修改删除文件设置,新建笔记存放位置:

image-20240810084835029

修改附件默认存放位置,并忽略对 assets 目录中的附件文件:

image-20240810084932489

开启obsidian核心插件

核心插件是 obsidian自带的插件,数量也不少,但我们只需要开启以下几个:

  • 白板:可以自由地在一张空白画布上组织各种信息卡片
  • 标签列表:方便查看各种关键词
  • 反向链接:方便知道卡片或页面的被引用情况
  • 命令面板:方便执行一些命令
  • 书签:方便对常用和重要的内容进行收藏
  • 搜索:库内全局搜索
  • 文件恢复:防止意外导致的信息丢失
  • 文件列表:方便通过最熟悉的方式整理和查找内容
  • 页面预览:方便快速查看某个双链指向的内容
  • 字数统计:避免超出篇幅限制

开启obsidian第三方插件

obsidian的第三方插件非常丰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找到合适的插件,从而打造自己专属的丝滑工作流程。这里要先关闭 obsidian 默认的安全模式。

image-20240810090420879

然后国内用户,因为网络下载不畅,建议先安装 pkmer 插件(需注册但目前免费,可绑定微信),再通过 pkmer 插件市场下载各种obsidian主题和插件。

image-20240810090646915

插件下载下来是一个压缩包,解压到 D:\obsidian\collector\.obsidian\plugins\ 目录下即可,如果这个目录就自己创建。然后重启 obsidian 就能看到这个插件了。

image-20240810091007686

点击那个开关开启即可。接下来需要对 PKmer 进行配置,登陆并输入 token:

image-20240810091115083

然后回到 obsidian 窗口,左侧会出现一个下载的按钮,点击它就会打开 PKmer 提供的应用市场:

image-20240810091447495

后面要安装任何插件以及主题都可以从这个市场下载,插件新且速度快。而此处是要想打造一个信息卡片收纳箱,我们需要安装以下三个插件:

  • dataview:可以通过简单的命令语法汇总整理信息卡片
  • templater:灵活使用自定义模板创建卡片
  • quickAdd:将多个步骤整合为一步,快速创建自定义内容

然后还可以下载 Blue Topaz 主题,这个能够带来各种补充的外观样式渲染的功能。如果你希望使用主题,还需要配套地再下载插件:

  • style setting:方便你对主题进行自定义地修改

第三方插件设置和用法

使用 obsidian 的乐趣和苦恼都源于插件,因为插件非常多,功能也都很有意思,如果不加以克制,很容易陷入玩了一堆插件而没有实质性工作产出的情况,而且还会导致迟迟无法形成成熟稳定的个人工作流。所以这里我们针对「信息卡片收纳箱」这样的需求,非常克制地仅选择了上述插件。接下来分别介绍对这些插件的设置。

Templater

首先修改 template folder location:

image-20240810093423452

然后在 9-Templates 目录中创建一个模板页面,内容如下:

image-20240810100615246

再然后开启 Trigger Templater on new file creation 设置:

image-20240810095852793

此时 Templater 插件设置页面会出现 Folder templates 设置选项:

image-20240810095944284

如上进行设置,它意味着,在0-Inbox目录下创建新文件地时候,会自动使用刚刚准备好的 「信息卡片模板」。接下来我们可以按快捷键 Ctrl+N 创建一个新文件看看:

从模板创建文件

这样,我们就能每次创建信息卡片的时候,自动把一些格式化的内容比如 Front Matter 部分准备好。Templater创建模板的时候提供了很多命令,例如我这里仅仅使用了一个日期,<% tp.date.now("YYYY-MM-DD")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命令,具体可以参考Templater插件官方文档

QuickAdd

这个插件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实现快速插入自定义内容,简化流程的作用。比如这里我们已经设置了全局默认的新建文件存放位置,但也可以通过添加 QuickAdd 命令,在别的地方,使用别的模板创建文件。当然它的功能远不止如此。

我们在这个collecotr 库中,用这个插件主要是为了控制新建文件的文件名。不然默认的新建文件都是「未命名」。然后自带的核心插件「时间戳笔记生成器」会让文件名变得太长了,所以这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命名。

image-20240810102455782

进入 quickadd 设置界面,入上图所示,注意先设置好 Template Folder Path,并打开 Show icon in sidebar。然后填写新的template类型的命令名称:📝信息收集,然后 Add Choice 进入到具体的设置界面,指定模板路径,开启文件名格式化,并使用 Info_ 作为前缀。

image-20240810102854176

再然后,在指定文件夹创建文件,且如果文件已存在就在文件名后面自动增加数字。最后设置窗口后立即打开这个文件并聚焦于新窗口。

image-20240810103400545

我们来看下效果:

利用quickAdd创建文件

搞定。这里展示了是一个简单的在特定目录,按照指定模板,并且根据指定命名规则创建文件的 quickadd 命令。举一反三,如果后期你需要在创建文件的时候,使用不同的模板并存放到不同的分类目录,都可以再如法炮制,新建 quickAdd 命令来实现。quickAdd的其它用法也有详细的官方文档

Dataview

使用 dataview 插件,主要是为了整理汇总卡片信息,将之呈现为表格的形式以实现一目了然的目的。dataview插件的设置需要修改的如下图所示:

image-20240810104612529

这里是控制自动刷新时间为1秒,然后把时间格式调整了下。接下来,假设我们想查看自己在某个分类下收集到了哪些信息的时候, 以此为例展示 dataview 的用法。

由于 dataview 有些时候可以形成固化的查询页面,所以我们再新建一个目录 1-MOC 用于存放这类页面(插一句,核心插件「白板」的默认存放位置也可以放到这里)。 MOC 就是 Map of Content。然后我们右键点击这个目录,来创建新文件。

image-20240810105831089

如上图,dataview 是需要插入一段代码的,这个类似 sql,具体的语法可以参考 dataview的官方文档。然后上述代码的意思,就是:

使用表格 table 展示 categories 字段和 date 字段,并重命名为「分类」和「日期」,数据从 0-Inbox 目录获取,然后 categories 字段的值必须为 测试,最后按照文件创建时间 file.ctime 来倒排序。

假如我们在之前创建的Info_? 的 Front Matter 中都设置了 categories 字段值为 测试,接下来会显示如下表格:

image-20240810105912863

dataview的功能非常强大,还可以结合 templater 插件,quickAdd 插件实现更为灵活的内容整理和查询。这个后面再谈。因为到这里,一个基于 obsidian 的信息收集库基本已经完成。

信息收集工作流

好消息,通过前面的步骤,我们相当于配置好了一个obsidian模板库,为啥称之为模板库呢?因为所有的配置都保存在一个 folder 里边,任意复制到别处或者分享给别人使用 obsidian打开,都无需再重新配置。

回到这个库本身,我们对它的定位就是用于收集散乱的信息。一个是使用电脑的时候怎么弄?另外一个是使用收集的时候怎么收集?以及电脑和手机上的内容如何同步?

由于信息搜集可能是一个要重复上万次的操作,所以其流程哪怕只能能够简化一个步骤,少输入一个字符都是很有意义的,而我们前面辛苦地进行配置的意义就在于此。

桌面端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 snipaste 截图工具对任何感兴趣的东西截图并复制,然后切换到 obsidian 窗口,点击 quickAdd 命令,创建新页面后,粘贴到页面上,然后修改分类和标签,以及别称。这种snapshot的方式很快速,但是缺点是回溯起来比较麻烦,因为像网址链接等信息存在于图片中。

稍微慢一点但容易溯源的方式(推荐),就是先通过 quickAdd 命令新建一个页面,然后把内容的网址复制到 Front Matter 的 from 字段。然后简单填写分类和标签。然后再把网页中最关键的信息和图片,粘贴到这个页面中。

可以发现,这个流程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因为内容的分类信息是很容易固定的,所以我们可以为特定的感兴趣分类使用不同的 quickAdd 命令,并针对新的分类使用新的模板,比如预先填充好 categories 字段。

Syncthing

这也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工具,可从github下载桌面端最新版,或者安卓端最新版。能够实现电脑和手机对整个obsidian库目录的同步。信息同步存在信息安全和信息丢失错的风险,虽然概率较低,但还是要注意下。不过我们这里只是为了把手机上收集的信息能够方便地同步到电脑上,倒也还好。另外为了避免同步出现 conflict的情况,使用手机时,要关掉桌面端obsidian,反之亦然。具体同步设置方法,网上也有syncthing同步教程,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补充一句,obsidian其实自带同步功能,收费略高,如果后期有一定免费额度,或者您不差钱,可以忽略这部分内容。

手机端

手机端操作,首先要下载客户端,不管是 iOS 或者 Android基本上都是直接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的。我是Harmony OS,就需要到网上找 apk 来安装,比如 softpedia

image-20240810114016391

将桌面端的obsidian库目录整体同步到手机之后,在手机 obsidian客户端可以打开这个目录,开启第三方插件。使用方式和桌面端基本相同。手机端多了一个移动端工具栏,可以将其 快捷命令 设置为 Run QuickAdd,从而快速创建信息卡片。具体的后面再讲。因为这篇博客文章的字数已经太多了。

小结

obsidian是我进行知识生产的核心工具,这里相对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一步步制作一个用于信息收集整理的模板库。虽然用途仅限于信息收集,但其实后续的为不同用途或者不同项目设计的模板库都可以此为起点。

最后放上这个部分需要下载的一些软件安装包以及配置好的开箱即用的「信息卡片收纳箱」obsidian模板库。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信息卡片收纳箱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itKFZ9STgyeoOxBsrJNIg

该部分仅登录用户可见

最后修改:2024 年 08 月 11 日
请大力赞赏以支持本站持续运行!